Search

[妳是想健康長壽,還是只想瘦?]

很多學員都會問王醫師:「我不想一輩子吃高蛋白...

  • Share this:

[妳是想健康長壽,還是只想瘦?]

很多學員都會問王醫師:「我不想一輩子吃高蛋白高纖維啊,我想要隨便亂吃高糖高脂還很瘦,難道不行嗎?」
嗯,在老鼠實驗中,亂吃高脂高糖還是會瘦的模型不是沒有,但是牠們 #死得很快,壽命很短。

因為吃高脂高糖會變胖,來自腸道免疫一連串的正當防衛,高脂高糖誘發的發炎現象,導致之後的肥胖。

所以「4+2R代謝飲食法」裡面的核心概念,是為了健康長壽,不是讓妳變成一個吃垃圾食物還會瘦的不健康短命人。意即,一種保養型的「 #健康長壽飲食」,讓自己即使偶爾放縱或節日慶祝出門遊玩,都可以安心吃較不健康的食物,畢竟我們不可能一輩子不碰垃圾食物,但要讓好的菌相夠穩定,才能將短暫不健康飲食造成的破壞,迅速修復回來。

剛好在分享完上次6月底《Nature》https://www.facebook.com/175089479960691/posts/974864279983203/?d=n的「餓瘦的恐怖真相」後,今年7月29日,《Nature》期刊又發表了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院和美國博德研究所的研究團隊聯合做的「百歲人瑞跟腸道菌」的相關研究。(Nature最近很愛腸道菌論文啊😆)

這個研究以三組日本人群:160名百歲老人(年齡超過100歲),112名老年人(年齡在85-89歲之間)和47名較年輕的人(年齡在21-55之間)比較,發現百歲以上的人瑞,會有更豐富的「 #膽酸相關菌」。

肝細胞直接合成的叫做「初級膽酸」(primary bile acid),初級膽酸必須由特殊的腸道菌分解後經過腸肝循環,才會變成「次級膽酸」(secondary bile acid),次級膽酸會跟腸細胞上的TGR-5受器結合,分泌跟飽足感相關的激素(例如:最近很紅的減肥針的成分GLP-1),這個膽酸還能 #抑制像困難梭狀桿菌這樣的致病菌,而 #促進長壽。但是問題來了,也有研究發現次級膽酸遇到壞菌會變成致癌物,所以避免 #同時刺激膽酸增加又讓壞菌增加的飲食,就是 #不要碰高脂肪食物,例如高油脂肉類。

在王醫師的高蛋白質飲食研究中,有發現受試者 #腸道菌的多樣性增加,最顯著的就是來自於這群膽酸相關菌,而它們也是維護腸道黏液屏障健康的重要菌,特別在餵食低脂/高蛋白會增加❗️

回顧這些日本人瑞的飲食,就是大量的豆類製品(味噌、豆腐、豆漿、黑豆),還有十字花科蔬菜、牛奶跟堅果,雖然高蛋白,但都是低脂肪,所以它們的次級膽酸帶來的是偏向好的影響,而不是大腸癌的方向。

所以, #高蛋白低脂肪高纖維,本來就是吃一輩子的長壽飲食準則,瘦不瘦根本不是王醫師在教人飲食最在意的,只是剛好這些次級膽酸菌,會讓身體的代謝增加,而多了變瘦的附加價值呢😄

飲食是非常複雜的,同樣的高蛋白質,裡面的食物來源不同,對健康跟腸道菌的影響就完全不一樣,瘦了固然可喜,但健康才是我們追求的終極目標。

#活到100歲以上的關鍵菌
#長壽菌養成飲食
#精確的食物跟營養是關鍵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王姿允醫師 Dr.WZY 台灣唯一同時擁有家醫、肥胖、美容、老年、骨鬆等五科專科醫師認證的醫師。專長為肥胖醫學、專利4+2R增肌減脂飲食、腸道微菌研究、新陳代謝疾病。高雄湞媄診所院長。
View all posts